-
连城工业园区高新技术项目落地 智能装备助推产业升级
连城县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成功推动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近期,汇东光电有限公司智能全自动玻璃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当地在光电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重点布局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智能生产线投产助力光电产业升级 汇东光电有限公司于2023年引进的全自动玻璃基板切割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新建3条智能化生产线,可年加工超薄电子玻璃基板500万片。该项目采用机械手抓取、激光切割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产品精度与生产效率,填补了连城县在高端电子玻璃加工领域的空白。 二、产业集群布局加速工业突围 连城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矿冶化工作为主导产业。除汇东光电外,2023年还引进了智能电视模组、人造蓝宝石切磨抛等项目,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三、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连城县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优惠、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配套措施。工业园区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和研发中心,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2023年至今,园区新增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5亿元。 四、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增长点 连城县明确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共建实验室,攻关关键技术。例如,电池级硫酸锰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纯度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汽车精密齿轮项目采用数字化设计,产品良品率提高20%以上。这些项目为当地工业经济提供了可持续增长动力。 未来,连城县将继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项目招引与成果转化,推动工业园区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为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2025-09-08
-
连城海峡光电产业园打造绿色科技产业新高地
连城县通过招商引资加速推进海峡光电产业园建设,以光电产业为核心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该园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及配套生活区,旨在构建生产生态协同发展的创新示范区,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一、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新格局 连城县立足生态优势,将2500亩海峡光电产业园定位为“绿色智造示范区”。园区采用国际先进的分区设计理念,严格划分生产制造、研发孵化、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其中首期开发的1000亩用地已完成土地平整,5栋钢结构厂房采用光伏一体化屋顶技术,配套建设的职工社区融入海绵城市设计标准。 二、绿色基建赋能产业升级 园区建设全过程贯彻低碳理念,所有建筑均达到绿色工业建筑二星级标准。生产区配备智能微电网系统,可实现20%能源自给;废水处理中心采用膜生物反应技术,中水回用率达60%。为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当地同步建设了光电材料检测中心与技术培训基地,已有3家上下游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三、创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连城县建立“链长制”推进光电产业发展,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通过“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在人才保障方面,建成的高层次人才公寓提供“拎包入住”服务,配套幼儿园和社区医院将于年底投入使用。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该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可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通过建设生态隔离带和智能环保监测系统,实现产业发展与冠豸山生态保护的平衡。目前,园区已纳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其“产业社区”模式将在闽西地区推广示范。
2025-08-27
-
连城冠豸山景观路升级 打造生态文旅新名片
龙岩市连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投入专项资金推进冠豸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其中重点对核心观景道路进行生态化改造。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数千万元,通过科学规划植被布局与景观节点设计,旨在构建融合自然生态与旅游功能的绿色廊道,目前工程进度已过半,预计近期实现全线贯通。 一、项目规划凸显生态保护理念 冠豸山观景路改造工程全长约3公里,道路两侧设置宽度达30米的绿化带,选种樟树、朴树等乡土树种及银杏、水杉等色叶乔木,搭配福建山樱花、碧桃等观花植物,形成四季交替的生态景观序列。设计方采用"低干预、高融合"手法,保留原有地形地貌,通过微地形改造实现雨水自然渗透。 二、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同步推进 现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包括路基拓宽、地下管网铺设及乔木种植等工作。施工团队采取"分段突击、交叉作业"模式,每日投入近百名专业人员开展苗木养护。针对夏季高温,实施早晚错峰浇水、遮阳网覆盖等保活措施,新栽植树木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 三、多元效益赋能区域发展 该工程直接提升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游览体验,30米绿化带构成天然生态屏障,有效降低交通噪音与扬尘污染。银杏、梅花等树种的选择兼顾观赏性与科普价值,未来将设置植物标识系统。道路改造后预计带动沿线农家乐、文创店铺等20余家经营主体增收。 四、长效管理机制同步构建 连城县已成立专项养护小组,未来三年将每年划拨专款用于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同步安装智能灌溉系统与生态监测设备,通过数字化手段收集土壤墒情、空气指标等数据,为同类项目积累技术参数。文旅部门计划结合新景观路开展摄影大赛、徒步活动等线上线下推广。
2025-08-27
-
连城海峡光电产业园迎来1.2亿元蓝宝石加工项目
连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总投资1.2亿元的蓝宝石加工生产项目,标志着当地新材料产业升级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由深圳晶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落户连城工业园区海峡光电产业园二期,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结构,提升人造蓝宝石材料的技术应用水平。 一、项目定位与产业意义 该蓝宝石加工生产项目专注于高精度光学材料制造,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高端仪器等领域。连城县近年来聚焦光电产业集群发展,此次项目落地填补了当地在蓝宝石晶体加工环节的空白,为后续产业链延伸奠定基础。 二、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连城工业园区海峡光电产业园二期具备成熟的标准化厂房和专业化配套,项目选址的36亩地块交通便利,周边已形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协同生产网络。园区通过专项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能源保障与技术转化平台。 三、技术升级与产能规划 投资方深圳晶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将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采用环保工艺降低能耗。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蓝宝石视窗片、光学镜片等产品的需求,推动连城县从传统加工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型。 四、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连城县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入驻。当地政府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巩固光电产业优势地位。
2025-08-21
-
连城工业园区高新项目集聚 智能装备助推产业升级
近年来,连城县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当地以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引进智能全自动玻璃加工、人造蓝宝石切磨抛等高新技术项目,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智能装备赋能光电产业突破 连城工业园区汇东光电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玻璃基板切割项目于2023年投产,项目采用机械手智能抓取技术,实现超薄电子玻璃的高精度加工。该生产线可处理多种规格产品,年产能达数百万片,填补了当地在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的空白。 二、多领域高新技术项目协同落地 除光电产业外,连城县2023年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矿冶化工领域。电池级硫酸锰项目满足新能源电池市场需求,汽车精密齿轮生产线采用数字化工艺,人造蓝宝石加工技术提升新材料应用水平。这些项目通过技术联动,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政策服务优化创新生态 连城县建立专项工作组,从土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保障项目落地。2023年以来,当地出台技术改造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智能生产线,同时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连城县工业结构呈现明显变化。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同比提升,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园区通过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强化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 当前,连城县正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完善产业规划。未来将通过技术迭代和产能释放,巩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2025-08-21
-
连城农民创业园集聚11个农产品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连城县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农产品电子商务城项目正式落户连城农民创业园,标志着该园区已累计引进11个重点农产品项目,形成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龙岩市连城县通过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持续优化创业园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省级创业园打造农业现代化标杆 连城农民创业园作为龙岩市唯一的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依托连城白鸭、地瓜干、兰花等特色产业,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园区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并设立农业产业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24年新签约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城项目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二、11个项目覆盖多领域产业链 目前入驻的11个项目涵盖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等领域,总投资规模超12亿元。其中,连城白鸭标准化养殖基地采用生态循环技术,年产能提升30%;地瓜干精深加工项目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产品附加值提高50%;兰花种苗培育中心通过科技研发,推动品种改良与出口贸易。这些项目有效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三、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连城县围绕创业园发展需求,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给予奖补,并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同时,园区联合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平台,已孵化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外,龙岩市将连城农民创业园纳入闽西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配套建设道路、仓储等基础设施。 四、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连城县以创业园为载体,推动“一县一业”特色化发展。连城白鸭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地瓜干产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年产值突破5亿元;兰花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成为华东地区重要集散地。未来,园区计划拓展休闲农业、研学体验等新业态,进一步释放农村经济潜力。
2025-08-21
-
连城工业园区企业富润科技登陆新三板 实现本土上市零突破
连城工业园区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成功培育出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富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简称"富润科技",标志着连城市在资本市场取得重要突破。作为全国水泥助磨剂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案例。 一、资本市场里程碑事件落地 2023年,全国股转系统新增一家来自连城市的挂牌企业。富润科技的成功上市,填补了当地无本土上市企业的空白。公开信息显示,该企业选择的是新三板基础层挂牌方式,证券代码已通过审核并完成信息披露。这一资本运作被视为连城市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成果。 二、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富润科技拥有17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四成。企业研发中心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的水泥助磨剂产品经检测,关键指标优于行业标准。技术团队通过分子结构改性等创新工艺,使产品适配性提升显著,目前已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三、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见效 近年来,该企业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了特种建材添加剂研究中心。通过将院士团队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工艺,成功开发出低能耗、高兼容性的第四代助磨剂产品。这种"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的合作范式,已被列为省级产学研典型案例。 四、行业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升级 公开数据显示,富润科技占据国内水泥助磨剂市场近两成份额,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在连城工业园区建设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带动了上下游十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园区管委会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完善上市企业培育机制,计划三年内再推动两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五、绿色制造理念贯穿发展全程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该企业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生产线环保改造。通过回收利用工业废渣、优化热工系统等措施,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主导制定的《水泥添加剂绿色生产规范》已纳入行业指导文件。 此次上市标志着连城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迈出关键一步。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本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8-12
-
连城特色苗木产业赋能生态经济 差异化布局打造绿色增长极
近年来,福建省连城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绿化苗木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姑田镇树桩盆景、宣和乡古树造型、朋口镇兰花培育、林坊镇与四堡乡鲜切花种植等差异化产业带,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因地制宜构建产业格局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多种苗木生长。当地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各镇乡发挥地域优势:姑田镇聚焦树桩景观树培育,利用丘陵地形发展罗汉松、榆树等盆景艺术;宣和乡依托百年古树资源,开发大型造型景观树,满足高端园林需求;朋口镇凭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规模化种植国兰、洋兰,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兰花集散地;林坊镇与四堡乡则通过温室技术全年供应百合、康乃馨等鲜切花,填补区域市场空白。 二、科技赋能提升产业价值 2021年,连城县引入组培快繁技术,使兰花育苗周期缩短40%,成品率提升至90%以上。2023年建立的苗木智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推动亩均产值增长15%。宣和乡研发的古树修复技术,使移植存活率从60%提高到85%,单株景观树售价最高突破50万元。 三、产业链延伸增强竞争力 当地推动“苗木+旅游”融合发展,2022年姑田镇建成盆景艺术博览园,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朋口镇举办兰花文化节,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30%。鲜切花产业则形成“种植—加工—冷链物流”全链条,四堡乡的真空包装技术使花卉保鲜期延长至7天,产品远销东南亚。 四、政策护航保障可持续发展 连城县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每亩2000元补贴,2023年新增苗木基地3800亩。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科研机构联合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铁皮石斛新品种。生态补偿机制则鼓励农户采用有机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20%。 五、绿色红利惠及民生 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岗位1.2万个,农户年均增收3.6万元。林坊镇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使鲜切花种植户户均分红达4.8万元。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2.7%,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当前,连城县正以苗木产业为支点,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绿色样本。
2025-08-12
-
连城工业园区引进海峡德纳精密齿轮项目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近日,连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落地海峡德纳汽车精密齿轮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由福清市永裕来齿轮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标志着连城工业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项目将分四期推进,涵盖汽车制动器、数控机床、齿轮锻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预计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当地产业能级和区域竞争力。 一、项目规划凸显产业链协同效应 2024年初签约的该项目,一期工程聚焦汽车制动器与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生产,计划形成10万套年产能;二期重点突破汽车螺伞齿轮规模化制造,同步将企业总部迁至连城;三期布局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及汽车变速箱生产线;四期则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建设齿轮精密锻造基地。这种阶梯式发展模式,既保证了短期见效,又为长期技术升级预留空间。 二、技术优势赋能区域制造业转型 投资方作为国内齿轮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据公开资料显示,其研发的精密齿轮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项目落地后,将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连城县传统制造业向精密化、自动化方向升级。 三、产业集群效应加速形成 连城工业园区近年来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已聚集十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该项目的实施,将填补园区在精密齿轮加工领域的空白,与现有企业形成从原材料锻造到终端产品组装的完整生态。园区负责人表示,预计未来三年可带动相关产业新增投资超20亿元。 四、区域经济迎来新发展动能 该项目是连城县2024年度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逾800个。当地政府已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优惠、人才引进等措施,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分析人士指出,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闽西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话语权。 目前,项目一期用地平整工作已完成,预计年内启动厂房建设。连城县正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省级精密制造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
2025-08-07
-
连城工业园区迎来15亿元汽车齿轮产业园项目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引擎
近日,连城县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海峡德纳汽车精密齿轮产业园项目。该项目由国内齿轮行业领军企业投资建设,分四期推进,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水平,成为连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一、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2024年初,连城县围绕福建省"强工业"战略部署,将高端装备制造列为重点招商方向。汽车精密齿轮作为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该项目的落地填补了连城工业园区在精密齿轮制造领域的空白,对完善区域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分阶段建设规划 根据公开信息,项目一期计划建设汽车制动器及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生产线;二期工程重点突破汽车螺伞齿轮规模化生产,同步设立企业区域总部;三期将延伸至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制造;四期聚焦高强度齿轮锻件工艺升级。各阶段技术路线均对标国际先进标准,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 三、产业带动效应分析 连城县工信部门测算,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创造超800个技术岗位,带动本地铸造、热处理、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园区已规划200亩配套用地,吸引6家关联企业洽谈入驻。该项目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助力连城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有3所高校表达产学研合作意向。 四、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连城县成立专项服务专班,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园区配套建设了标准化厂房和检测中心,对精密制造企业实行阶梯式用电补贴。2024年以来,当地已投入2.3亿元升级园区道路和污水处理设施,为高端制造项目提供硬件支撑。 五、区域经济发展展望 该项目落地后,连城县装备制造业产值预计三年内实现翻番。当地正以此为契机,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同步规划建设汽车零部件交易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该产业园的建成将重塑闽西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2025-08-0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